从“制造一个可靠的产品”,上升至“管理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”。
传统情况下其所有努力的终点,往往止于交付一个出厂时性能优良、设计健壮的产品。一旦销售便转向“坏了再修”的维修模式。
“故障预防模式”旨在用主动的、预测性的方式,来取代上述被动模式。
其构建依赖于以下两大支柱:
持续的健康监控: 这是获取实时数据的关键。在产品量产后,依然要进行 “提前定级样品进行长期工作的抽样试验”。这相当于为产品建立了一个与真实世界同步老化的“健康观察哨”,持续不断地为预测模型提供最真实的性能退化数据,确保模型的时效性与准确性。
终极目标——实现“到期故障预测”:其最终目标不再是等待故障发生,而是要精准地实现 “到期故障预测”。这意味着,企业能够科学地预判某个零部件在服役特定时间后,其性能将下降至临界点以下,从而在失效发生之前,就主动通知用户进行预防性更换。
“故障预防模式”是商业模式的革命,是从“卖产品”转变为“卖服务”的变革。